中國語文能力水平描述

 

請選擇合適範疇:

 

聆聽

說話

閱讀

書寫及寫作

 

聆聽
A1(i) 學生接觸活動及經驗。學生嘗試以不穩定或轉瞬間的目光,視覺追縱移動緩慢的物件。當自己的手移動時學生的雙眼會作出反射性的反應。在安祥的狀態下他發出聲音,並對成人表示興趣。學生亦可能開始表現出稍有意識的活動及經驗。看見熟悉的成人或聽見其聲音時,他會嘗試轉望,把頭轉望該方向。學生嘗試接觸物件,例如轉頭面向認識的成人,以視覺接觸認出他們。
A1(ii) 學生開始逐漸覺察到活動及其中的學習經驗,他會留意到一件緩慢移動物件正在逐漸消失。學生亦可能有看似警覺的時刻,並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些人物、事件、物件或物件的某部分,若在學生的視線下把他的手引導至某件物件時,他可能用手抓住該物件。學生對類似嬰兒發出的聲音,作出反應,並嘗試模仿,但不成功。他也會重覆臂部﹝或身體﹞動作,以維持物件的動態。學生能把目光集中在發出聲音的源頭。學生可能作出間歇性的反應。他會把幾件物件同時放進嘴裡,進行互動。
A2(i) 學生開始對人、事和物件產生興趣。在看見別人遮蓋物件後,他會揭開覆蓋物件的東西,拿取物件。學生開始可以對熟悉的人、事、物作出一致的反應。學生重複一個動作,有系統地移動雙手以引發有趣的情況/結果。學生模仿成人並發出相似的聲音,以及立即模仿做一個熟悉的姿勢。學生接受並加入參與共同探索活動,每當活動停頓時,學生會做出同一個明顯的動作,這個動作好像是活動其中一個「程序」,例如一起聽音樂盒的聲音時,每當成人暫停樂聲,學生都會拍打桌面。對新的活動和經歷作出回應,學生以視覺追蹤快速移動的物件,並只會在物件在他的視線範圍內著地時,才把視線集中其上。學生在同一時間以視覺檢視數件物件,意圖引發回應/交流。
A2(ii) 學生先後在身邊三個不同地點﹝例如他的前面、左邊和右邊﹞找出完全被遮蓋的物件。學生開始採取主動,例如移動身體去取回物件,並繼續把玩。學生能即時模仿熟悉的字音及模仿不熟悉的動作。學生在共同探索及協作活動中表現合作,例如當熟悉的遊戲被暫停時,學生會作出反應,例如與教師一起邊翻邊看大圖畫書中顏色鮮艷圖畫;每當教師停止翻書時,學生都會拍打圖書以期繼續進行看讀不同的圖畫。學生透過不斷嘗試,改善行為,例如學生能把物件投進容器,及倒轉容器取出其中物件,以及把所學到的行為短暫地保持在記憶中。有兩件物件在手時,學生會把這兩件物件撞擊。能以個人慣用的方式,表達自己一貫的愛惡及情意上的回應。 
A3(i) 學生在短時段內維持專注,學生在三層重疊的覆蓋物下面,找回物件。學生在較長時段內,記得起已學到的反應。學生理解伸手取物及輔助取物工具之間的關係,例如學生在示範下或沒有示範下都可以把承托著心愛的圖書的一塊布拉向自己,拿取圖書。學生模仿不熟悉的聲音,但模仿得不大相似;學生亦意圖模仿不熟悉的動作,不過這些動作需要是他自己可以看見自己做出的動作。學生可以在較少的支援下,參與協作活動;學生會貫徹地作出某些表示,使一些他感到與趣的事情/現象繼續, 例如學生興致勃勃地觀看見成人的手或面部做出有趣的動作,動作停頓時,學生會貫徹地做出某個動作﹝或輕輕觸摸那個人﹞,似乎以這些動作為啟動活動的一個步驟。學生興致勃勃地觀察自己行動帶來的結果,例如在斜面上端,放開物件,觀察物件滑下,領略放開手中物件,它會往下。學生以不斷變得複雜的方法,探索物料;學生展現更多的動作變化,以適應特定的物件,例如搖動的物件。學生開始有意圖的溝通;他會吸引注意,以及要求進行某些事情或行動,例如拉成人到電視機、手指電視機。
A3(ii) 學生正確地從三層覆蓋的其中一層下搜尋出被掩蓋的物件。學生較有系統地試用可行的方法來解決困難,例如把容器傾斜好讓其中物料倒出。學生運用形成中的常規溝通方法,即時按範例發出相似的聲音,以及即時模仿至少一種學生不能看到自己做出來的姿態。學生意圖啟動某件物件時,會把該物件交給成人。能在不斷延長記憶,記住已學到的反應,例如在沒有示範下記得可以使用棒子取到物件。學生知道曾經歷的事態,若重覆發生,其結果是可預料的,例如重複丟下數物件以觀看它們會著地的位置。學生主動地以較長時間去探究事物,例如以觸覺感受植物不同部分的質感。學生以動作或姿勢表示選擇,例如寧願觸摸某一種物料而不是另一種物料。
A4 學生能聽懂指示句中的一個關鍵字,如︰拍手、拿廁紙;他們能在聆聽問題後,作出選擇及適當回應,例如:你要不(唔)要牛奶。他們能參與尋找遊戲,找出教師說出的物件;他們能在聆聽錄音後辨別相關的圖畫或物件;能透過環境提示等策略,理解聆聽內容,如︰聯繫周圍環境,理解日常生活常接觸的聲音。
A5 學生能聽懂簡單指示句中的兩個關鍵詞,例如︰將湯匙放進碗、給書 教師,並作出適當的回應;能理解簡單形容詞及否定句,例如:聽懂「誰人不開心」及指出圖中不開心的人物;能透過理解話語中兩個關鍵詞,明白全句的意思,例如:去洗手然後食餅;教師先提供答案,再作提問,他們能明白有關的提問,並作出適當回應。當他們聆聽生活的實際資料時,能作出判斷。他們能運用圖片、標誌提示等策略,理解話語內容。
A6 學生能聽懂簡單指示句中的三個關鍵字,如︰「將書和筆拿給教師」,並作出回應;他們在小組活動中,能聽懂及依從活動規則;能理解簡單指示中的異同,並作適當回應,如:根據同學的喜惡,分發適當的食物;對聽不懂的說話尋求解釋,提出發問;他們能聆聽簡單的電視節目並作出適當的回應;他們能聯繫生活經驗,理解與日常生活經驗有關的話語內容。
A7 學生能聽懂話語中的四個關鍵字,如︰在圖書館借有關汽車的圖書;聆聽故事後,能選出與故事有關的圖片;能聽懂及分析成人及朋友,有關生活經驗的講述或故事,並對提問作出適當的回應;他們適當注視說話的人,能間中提出自己的意見。他們能一邊閱讀一邊聆聽故事錄音,回答問題;他們能記下話語的內容,運用想像的策略,回答問題
A8 學生能聽懂「誰人」、「怎樣」、「為什麼」等提問,並作出回應,例如︰「誰人偷吃了糖果?」、「為什麼小明沒有上學?」;能聽懂較複雜的問題,例如︰為甚麼要多穿衣?不穿會怎樣? 並作出分析及回應,例如︰天氣冷,不穿衣會傷風;他們能留心聆聽並以適當的評價、提問或動作作回應;能根據說話者提供的敍述,猜測物件的名稱,例如:什麼水果是黃色的,猴子很喜歡吃的呢? 他們能運用聽覺記憶,記下較長的話語內容。
A9 學生能聽懂別人的說話,並能經常作出適當的回應;能分析生活中不同場合的廣播,並作適當回應,例如:商場廣播、火警鐘誤鳴廣播;他們能聽懂並評估話語內容的重要性,例如:對火警鐘的響鳴表現緊張;能聆聽簡單的電視廣播後,並從中獲得主要的訊息,例如:聽完天氣報告後,知道明天會下雨;他們能運用聽覺記憶,記下話語的重點,並作出覆述。 
A10(i) 學生能經常小心聆聽別人的話語,並能更準確地回應別人的話語;他們開始明白在一些較正規的場合中,大家會用較得體的話語及語氣說話。他們能分析話語的先後次序;能對故事或事件發生的順敘作出簡單評價;能聯繫生活經驗及已有知識理解話語內容,例如:能聯繫自己在超級市場購物程序,理解聆聽的內容。
A10(ii) 學生能聽懂話語內容,並能覆述重點,如學校旅行的安排;學生能分析說話者的語氣,推斷其感受;能對故事作簡單評價,例如:是、非、美、惡;當搜集資料時,他們能按主題的需要,從錄音中聽出相關的主要資訊;能邊聽邊記下話語內有關時間、地點、人物的資料。
A11(i) 學生在與成人或朋友討論時,能明白各人說話的重點;分析話語內容,如語段間的銜接關係;能聽懂並評估話語內容是否合理、是否與主題有關;在不同的內容的說話中,學生都能自信地聆聽、探究及表達自己的意見;能聆聽別人的說話,並按個人需要,記下內容。
A11(ii) 學生能聽出故事或事件中的寓意;能分析故事或事件中人物的行為,並提出個人看法;能對故事或事件中人物的行為作出評價;能根據所聽到的故事開首,續說或續寫故事;能運用邊聽邊想像的策略,幫助理解話語內容,例如:想像故事人物的外貌。
A12(i) 在小組報告活動中,學生能聽懂各小組匯報內容,並能回答教師的提問;能初步綜合各人的意見;在討論中,能留心聆聽、分享意見及對應別人的觀點提問;在明白別人的說話後,能推斷言外之意及話語隱藏的其他內容;在聆聽時,能以列點形式記下話語的關鍵字詞。

A12(ii)

聆聽時,學生能分辨並記憶各人不同的觀點,例如:聆聽市民對毒菜事件的訪問後,能簡單記下各人的觀點,大致說出他們的意見;在聆聽簡單報告、辯論後,能比較不同的觀點、意見;在聆聽故事後,能改編故事中的人物、情節、結局等;聆聽新聞報後,能說出新聞報告的大意;能利用腦圖邊聽邊記下資料,幫助分析聆聽材料的內容。

【回上】

 

說話
A1(i) 學生接觸活動及經驗。學生嘗試以不穩定或轉瞬間的目光,視覺追縱移動緩慢的物件。當自己的手移動時學生的雙眼會作出反射性的反應。在安祥的狀態下他發出聲音,並對成人表示興趣。學生亦可能開始表現出稍有意識的活動及經驗。看見熟悉的成人或聽見其聲音時,他會嘗試轉望,把頭轉望該方向。學生嘗試接觸物件,例如轉頭面向認識的成人,以視覺接觸認出他們。 
A1(ii) 學生開始逐漸覺察到活動及其中的學習經驗,他會留意到一件緩慢移動物件正在逐漸消失。學生亦可能有看似警覺的時刻,並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些人物、事件、物件或物件的某部分,若在學生的視線下把他的手引導至某件物件時,他可能用手抓住該物件。學生對類似嬰兒發出的聲音,作出反應,並嘗試模仿,但不成功。他也會重覆臂部﹝或身體﹞動作,以維持物件的動態。學生能把目光集中在發出聲音的源頭。學生可能作出間歇性的反應。他會把幾件物件同時放進嘴裡,進行互動。
A2(i) 學生開始對人、事和物件產生興趣。在看見別人遮蓋物件後,他會揭開覆蓋物件的東西,拿取物件。學生開始可以對熟悉的人、事、物作出一致的反應。學生重複一個動作,有系統地移動雙手以引發有趣的情況/結果。學生模仿成人並發出相似的聲音,以及立即模仿做一個熟悉的姿勢。學生接受並加入參與共同探索活動,每當活動停頓時,學生會做出同一個明顯的動作,這個動作好像是活動其中一個「程序」,例如一起聽音樂盒的聲音時,每當成人暫停樂聲,學生都會拍打桌面。對新的活動和經歷作出回應,學生以視覺追蹤快速移動的物件,並只會在物件在他的視線範圍內著地時,才把視線集中其上。學生在同一時間以視覺檢視數件物件,意圖引發回應/交流。
A2(ii)
學生先後在身邊三個不同地點﹝例如他的前面、左邊和右邊﹞找出完全被遮蓋的物件。學生開始採取主動,例如移動身體去取回物件,並繼續把玩。學生能即時模仿熟悉的字音及模仿不熟悉的動作。學生在共同探索及協作活動中表現合作,例如當熟悉的遊戲被暫停時,學生會作出反應,例如與教師一起邊翻邊看大圖畫書中顏色鮮艷圖畫;每當教師停止翻書時,學生都會拍打圖書以期繼續進行看讀不同的圖畫。學生透過不斷嘗試,改善行為,例如學生能把物件投進容器,及倒轉容器取出其中物件,以及把所學到的行為短暫地保持在記憶中。有兩件物件在手時,學生會把這兩件物件撞擊。能以個人慣用的方式,表達自己一貫的愛惡及情意上的回應。
A3(i) 學生在短時段內維持專注,學生在三層重疊的覆蓋物下面,找回物件。學生在較長時段內,記得起已學到的反應。學生理解伸手取物及輔助取物工具之間的關係,例如學生在示範下或沒有示範下都可以把承托著心愛的圖書的一塊布拉向自己,拿取圖書。學生模仿不熟悉的聲音,但模仿得不大相似;學生亦意圖模仿不熟悉的動作,不過這些動作需要是他自己可以看見自己做出的動作。學生可以在較少的支援下,參與協作活動;學生會貫徹地作出某些表示,使一些他感到與趣的事情/現象繼續, 例如學生興致勃勃地觀看見成人的手或面部做出有趣的動作,動作停頓時,學生會貫徹地做出某個動作﹝或輕輕觸摸那個人﹞,似乎以這些動作為啟動活動的一個步驟。學生興致勃勃地觀察自己行動帶來的結果,例如在斜面上端,放開物件,觀察物件滑下,領略放開手中物件,它會往下。學生以不斷變得複雜的方法,探索物料;學生展現更多的動作變化,以適應特定的物件,例如搖動的物件。學生開始有意圖的溝通;他會吸引注意,以及要求進行某些事情或行動,例如拉成人到電視機、手指電視機。 
A3(ii) 學生正確地從三層覆蓋的其中一層下搜尋出被掩蓋的物件。學生較有系統地試用可行的方法來解決困難,例如把容器傾斜好讓其中物料倒出。學生運用形成中的常規溝通方法,即時按範例發出相似的聲音,以及即時模仿至少一種學生不能看到自己做出來的姿態。學生意圖啟動某件物件時,會把該物件交給成人。能在不斷延長記憶,記住已學到的反應,例如在沒有示範下記得可以使用棒子取到物件。學生知道曾經歷的事態,若重覆發生,其結果是可預料的,例如重複丟下數物件以觀看它們會著地的位置。學生主動地以較長時間去探究事物,例如以觸覺感受植物不同部分的質感。學生以動作或姿勢表示選擇,例如寧願觸摸某一種物料而不是另一種物料。
A4 學生能運用單詞、圖片,表示個人需要、要求及回答問題;能運用單詞配合非口語的表達模式 (如﹕圖咭、手語),略有組織地表達事情及情感;他們能說「不」表示不喜歡或拒絕某些活動、物件和人物;能運用單詞、手語或圖片,選擇物品或活動;他們能模仿、覆述十至五十個常見的單詞/手語。
A5 學生能運用雙詞短句來表達個人需要及熟識的人和物,如:食 薯條、沒有(冇) 牛奶;開始能運用「什麼(乜野)」作提問;能以兩個單詞組成包含兩個意思的短句作表達,如:給予資料、描述物件、作出要求、提問問題、給予指示等;能運用五十個以上的名詞及形容詞,如:大、小、冷、熱;能對應環境及個人需要,運用日常生活常用的雙詞短句。
A6 學生開始作簡短的對話,如:問學生:「鍾意吃雞脾還是薯條?」,學生能回答:「鍾意雞脾」;能運用兩個詞語組合,略有組織表達身邊的人物和事件,如:妹妹 睡覺;能提問簡單問題以獲取資訊,如「邊隻貓?」、「貓係邊度?」;能運用代名詞,如: 我的鞋、你的書包,及位置詞,如桌(枱)上面、櫃下面、袋裡面;他們能對應環境及個人需要,運用表情及聲調加強表達意思。
A7 學生能用三個關鍵字、手語或圖片表達意念、事件、講故事、參與討論,如:我要 食 雪糕;能將現在、過去、將來的事情和經驗有組織地表達,語法結構正確,如:小息 玩 電腦、星期五看 電影;能運用連接詞,如「和」字,連接相關事件或加入新的資料;能運用一系列的名詞、形容詞及位置詞;能透過模仿,掌握更多三個關鍵字作說話表達。
A8 學生能運用說話表達感受、表示不同意、陳述計劃、預測及理由(例如: 明天黑雨不上課) ;能運用四個關鍵詞有組織地表達個人的經驗或熟悉的故事,如:「媽媽 帶 我 去 看醫生」;能運用正確的量詞作表達,如「個」、「隻」、「條」等;能聯繫個人經驗或熟悉的事物,運用四個關鍵詞說話。
A9 學生能簡單說出生活事件;能較詳細回答有關「怎樣」、「為什麼」的提問;在看圖說故事時,能組織時、地、人、事等元素,表達意思大致完整;能運用較豐富的形容詞表達感情或作出評價,如:這題數學很難。能透過觀察圖片,組織話語的內容。
A10(i) 學生能主動表達個人所見所聞,如:與人談論某電視節目;能大致順序講述事件的大意;能運用連接詞,如「先」、「後」、「最後」,貫串前後話語,簡單敍述事情;開始察覺某些場合要使用正規的字詞及音調;他們能聯繫生活經驗,構思話語內容。
A10(ii) 學生能配合場合,運用適當的話語,進行提問和查詢;透過故事、模擬活動或角色扮演,主動與別人進行對話,並能運用簡單話語展開話題和結束說話;能運用字詞表達感受,如「高興」、「緊張」等;運用四要素(時、地、人、事),組織話語的條理及內容。
A11(i) 學生能代入故事角色,運用敍述方式簡單出說故事;能交代事件發生的原因、經過和結果;能運用表示銜接關係的詞語,如:因為、所以;能運用語調加強表達意思;能用紙筆或其他方式摘錄要點,組織說話的條理及內容。
A11(ii) 學生能對人物或事件簡單表達意見,並附以理由;能有條理描述人物及事件,如﹕由上而下描述人物的外貌;能運用適當的形容詞和動詞作描述;能富感情地朗讀詩歌;能透過觀察,如環境、人物、事情,說出細節。
A12(i) 學生能運用說明方式介紹事物,如說明物件的功能;能有條理地作簡單報告;報告時,有清晰的開始和結束。語調平穩,有適當的停頓;能用列點、腦圖方式組織報告內容,輔助講說。
A12(ii) 學生能講述不同類型的題材,包括故事、報告、查詢、提問和討論等;能有組織和條理地說出自己的意見;在閱讀資料後,能運用口語把訊息傳遞,如講述一則報章新聞或宣傳海報的內容大意;發音正確,咬字清晰;匯報時,適當地運用資源,如圖片、大綱或資訊科技等,以輔助講說。

【回上】

 

閱讀
A1(i) 學生接觸活動及經驗。學生嘗試以不穩定或轉瞬間的目光,視覺追縱移動緩慢的物件。當自己的手移動時學生的雙眼會作出反射性的反應。在安祥的狀態下他發出聲音,並對成人表示興趣。學生亦可能開始表現出稍有意識的活動及經驗。看見熟悉的成人或聽見其聲音時,他會嘗試轉望,把頭轉望該方向。學生嘗試接觸物件,例如轉頭面向認識的成人,以視覺接觸認出他們。 
A1(ii) 學生開始逐漸覺察到活動及其中的學習經驗,他會留意到一件緩慢移動物件正在逐漸消失。學生亦可能有看似警覺的時刻,並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些人物、事件、物件或物件的某部分,若在學生的視線下把他的手引導至某件物件時,他可能用手抓住該物件。學生對類似嬰兒發出的聲音,作出反應,並嘗試模仿,但不成功。他也會重覆臂部﹝或身體﹞動作,以維持物件的動態。學生能把目光集中在發出聲音的源頭。學生可能作出間歇性的反應。他會把幾件物件同時放進嘴裡,進行互動。 
A2(i) 學生開始對人、事和物件產生興趣。在看見別人遮蓋物件後,他會揭開覆蓋物件的東西,拿取物件。學生開始可以對熟悉的人、事、物作出一致的反應。學生重複一個動作,有系統地移動雙手以引發有趣的情況/結果。學生模仿成人並發出相似的聲音,以及立即模仿做一個熟悉的姿勢。學生接受並加入參與共同探索活動,每當活動停頓時,學生會做出同一個明顯的動作,這個動作好像是活動其中一個「程序」,例如一起聽音樂盒的聲音時,每當成人暫停樂聲,學生都會拍打桌面。對新的活動和經歷作出回應,學生以視覺追蹤快速移動的物件,並只會在物件在他的視線範圍內著地時,才把視線集中其上。學生在同一時間以視覺檢視數件物件,意圖引發回應/交流。
A2(ii) 學生先後在身邊三個不同地點﹝例如他的前面、左邊和右邊﹞找出完全被遮蓋的物件。學生開始採取主動,例如移動身體去取回物件,並繼續把玩。學生能即時模仿熟悉的字音及模仿不熟悉的動作。學生在共同探索及協作活動中表現合作,例如當熟悉的遊戲被暫停時,學生會作出反應,例如與教師一起邊翻邊看大圖畫書中顏色鮮艷圖畫;每當教師停止翻書時,學生都會拍打圖書以期繼續進行看讀不同的圖畫。學生透過不斷嘗試,改善行為,例如學生能把物件投進容器,及倒轉容器取出其中物件,以及把所學到的行為短暫地保持在記憶中。有兩件物件在手時,學生會把這兩件物件撞擊。能以個人慣用的方式,表達自己一貫的愛惡及情意上的回應。 
A3(i) 學生在短時段內維持專注,學生在三層重疊的覆蓋物下面,找回物件。學生在較長時段內,記得起已學到的反應。學生理解伸手取物及輔助取物工具之間的關係,例如學生在示範下或沒有示範下都可以把承托著心愛的圖書的一塊布拉向自己,拿取圖書。學生模仿不熟悉的聲音,但模仿得不大相似;學生亦意圖模仿不熟悉的動作,不過這些動作需要是他自己可以看見自己做出的動作。學生可以在較少的支援下,參與協作活動;學生會貫徹地作出某些表示,使一些他感到與趣的事情/現象繼續, 例如學生興致勃勃地觀看見成人的手或面部做出有趣的動作,動作停頓時,學生會貫徹地做出某個動作﹝或輕輕觸摸那個人﹞,似乎以這些動作為啟動活動的一個步驟。學生興致勃勃地觀察自己行動帶來的結果,例如在斜面上端,放開物件,觀察物件滑下,領略放開手中物件,它會往下。學生以不斷變得複雜的方法,探索物料;學生展現更多的動作變化,以適應特定的物件,例如搖動的物件。學生開始有意圖的溝通;他會吸引注意,以及要求進行某些事情或行動,例如拉成人到電視機、手指電視機。 
A3(ii) 學生正確地從三層覆蓋的其中一層下搜尋出被掩蓋的物件。學生較有系統地試用可行的方法來解決困難,例如把容器傾斜好讓其中物料倒出。學生運用形成中的常規溝通方法,即時按範例發出相似的聲音,以及即時模仿至少一種學生不能看到自己做出來的姿態。學生意圖啟動某件物件時,會把該物件交給成人。能在不斷延長記憶,記住已學到的反應,例如在沒有示範下記得可以使用棒子取到物件。學生知道曾經歷的事態,若重覆發生,其結果是可預料的,例如重複丟下數物件以觀看它們會著地的位置。學生主動地以較長時間去探究事物,例如以觸覺感受植物不同部分的質感。學生以動作或姿勢表示選擇,例如寧願觸摸某一種物料而不是另一種物料。
A4 學生能辨別實物與圖片,理解如實物、動作和手勢等非文字信息;學生能與教師一起閱讀時,對熟悉的兒歌或故事作出回應;學生能翻揭圖書至下一頁看故事的發展;觀看兩本書籍的封面後,學生能指出自己喜歡哪一本;學生能理解簡短的生活短片內容,例如:當電腦播出相熟同學的照片時,學生能選出指定的一位同學。學生能透過實際體驗(例如:用手觸摸實物或用眼觀察圖片),理解實物/圖片所傳達的信息。
A5 學生能分辨不同環境及在模擬情境中的簡單圖示和標誌,例如: 上落梯級的方向箭咀、各種天氣圖像等;學生能用手語、聲音、言語等回答有關圖書的簡單問題,例如:媽媽抱著誰? 學生在觀看不同的人物、物品、動作、行為的?片後,能綜合理解圖中的情景和發生的事情,例如: 圖片中有同學吃蛋糕、收禮物,學生知道同學當時正在開生日會;學生能簡單評論所閱讀的故事,例如:我喜歡/不喜歡;學生對故事內容表現好奇,在提供選擇(「她會選擇紅色還是藍色的鞋?」)的情況下,能作簡單的預測;學生能從兩個故事中指出喜歡哪一個;當看見熟悉的文字以不同的書寫方式(手寫或電腦等),出現在不同的地方時,能明白那是相同的文字;學生能透過圖書的封面圖畫/插圖,理解圖書的主題和內容,並選出自己所喜歡的,例如: 透過查看圖書的封面,選出與汽車有關的圖書。
A6 學生能辦認附字詞的圖卡或字卡上的單字詞;能識別及選出少量常見的詞彙,例如: 同學的名字、港鐵站名稱等;能從左至右或由上而下閱讀熟悉的詞彙;能從相片中的人物表情、動作、行為等,理解人物的情緒,例如:妹妹跌在地上,哭叫著,學生能知道妹妹不開心;學生閱讀後能提出意見,例如: 他是壞人;他們能對文章表現好奇和作出簡單的預測,例如:有什麼動物會出現? 他們能以聲音、圖片或手語說出故事中印象深刻的部分,例如: 把書揭至年獸被嚇倒的那一頁時,扮出年獸被嚇倒的模樣。看簡短的短片後,能指出大概的內容,例如:看完「麥當勞」的廣告,能讀出/選出廣告的主題──「麥當勞」標誌的圖卡或字卡。
A7 學生能辨識生活中常見的字詞如:水果、教師、書包;能將閱讀的內容與個人生活經驗連繫起來,例如:指著報章上的體育版說:「香港贏了!」;能猜測故事中的字詞、標誌和符號,例如:當教師在讀故事時稍停,學生會接著讀出未讀之字詞;學生能感受作者/作品所傳達的情意,例如:當讀到悲劇的情節時,會表現傷心;學生觀看簡短的生活短片後,能指出短片的大概內容,例如:看完「天氣先生」的預告後,能讀出/選出「下雨」/「下雨」的圖卡;學生能邊看插圖,邊看字詞,結合實際的經驗,理解所傳達的信息。
A8 學生能認讀附有文字的指示及標語,例如:「清潔中」、「請勿內進」等信息,並作適當反應;能理解生活中常見的字詞的意思;閱讀簡短故事後,能明白故事的主要內容,例如:「這是一個關於假期的故事。」;能評價圖片中人物的行為是否正確,例如: 觀看別人塗污牆壁的圖片後,能表示有關行為不對。觀看簡短的生活錄影後,能指出短片的主要內容,例如:看完「學校運動會花絮」短片,能說出主要的賽事、地點、人物。*他們建立閱讀的興趣並培養了一些閱讀習慣。 *此仍閱讀範疇中重要項目,但屬長期的興趣習慣培養,教師可透過長期觀察,校本評估。
A9 學生能理解閱讀材料中常用的詞語和短句,如名詞、動詞、量詞、形容詞、代名詞的意思說出常見文本的出處,例如:來自故事書還是來自報章的報導;能評價故事人物的行為,例如:看完黃香故事後,學生說:「黃香很乖!」;學生能簡單地續說/續寫故事,例如:看完黃香故事後,說:「黃香爸爸讚他是好孩子!」。學生能欣賞及評價故事角色的好壞,例如:喜歡黃香;不喜歡惡狼;學生瀏覽網上資料後,能在網頁上找中簡單的資訊,例如:在雅虎網站內,找出日期和天氣的資料;能運用簡單的漢字構字的原理(象形、會意和指示等) ,推敲意思,幫助閱讀,例如: 「龜」字像一隻烏龜、「信」- 是人言為信的會意。
A10(i) 學生能閱讀約80 字篇幅的詩歌、故事或文章,理解詩歌、故事或文章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概略分析詩歌、短文的內容大意;能就閱讀材料中的人物或結果,表達個人感受,例如: 簡單繪畫故事中的人物樣貌;能欣賞故事的情意部分,明白簡單的道理;瀏覽網頁時,能找出較複雜的資訊,例如:在學校網站中,找出學校的地址、電話和電郵;能從附插圖的閱讀材料中找出關鍵字或簡單資料以掌握所傳達的信息。
A10(ii) 學生在閱讀圖書後,能找出故事的重心;看故事後,能評價故事內人物的性格,並作簡單解釋,例如: 龜兔賽跑中的兔子很懶,去了睡覺;能為故事情節畫上/配上簡單的相關插圖;能根據閱讀材料的內容,表達個人的感受,例如: 哪一段令自己最受感動?為什麼?看電視廣告後,能簡單指出所傳遞的訊息,例如:看過《綠色生活-生活篇 》的廣告後,說出片中提及的一種綠色生活方式;能運用插圖協助理解閱讀材料,邊閱讀邊想像故事的內容,掌握所傳達的信息。 
A11(i) 學生能閱讀約200 字篇幅的詩歌、故事或文章;能認識中國文字的結構,如部首、部件等;能找出關鍵詞以理解閱讀材料的句意或內容大意;深入了解所閱讀的故事,能進行角色扮演,感情表達恰當,例如: 扮演悲劇角色時會假裝哭泣;學生投入故事,能幻想故事人物的形象,例如:如果我是那隻怪獸,我會…(扮出兇惡的神態);能運用四何法(何人、何時、何地、何事)找出重要資料,以理解閱讀材料的內容大意。 
A11(ii) 學生能配對同義詞、近義詞、反義詞等;學生能理解簡淺敘述的故事及段落大意;能欣賞文中簡單修辭字句,例如:指出文中的的疊詞;能明白簡短的網上留言/電話短訊所傳遞的訊息。學生能找出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以理解閱讀材料的因果關係,能根據閱讀材料中的結果,提出簡單的看法,按事情發展的順序找出事件發展的關係。
A12(i) 學生能閱讀及理解不同類型的閱讀材料,例如:寓言、故事、散文、書信等;能從閱讀材料中,組合關鍵詞句,找中篇章的中心思想;能品評或欣賞閱讀材料不同的部份,例如:「這段寫得很有趣或結局真不合理」(品評),「我喜歡這一段因為它寫出了媽媽對女兒的愛」(欣賞);學生投入故事,幻想故事人物的形象,理解人物說話的神情和語氣,例如:閱讀故事後,能扮演故事角色的的神情和語氣。學生能從標點符號,理解句子前後的銜接關係。 
A12(ii) 學生能閱讀不同的體裁及不同媒介的閱讀材料,如:報章、雜誌、網站等;能概括閱讀材料的內容大意或中心思想;能辨別書信的格式及內容;分析故事人物或事物的特點,及當中的因果關係;能比較不同媒體(報章/雜誌)對同一事件報導的異同,透過閱讀有關資料評估報導的可靠和可信性;能欣賞文章的修辭技巧,例如: 指出文中的兩個修辭手法;學生能閱讀互聯網的資料;能運用六何法找出重要資料。

【回上】

 

書寫及寫作
A1(i) 學生接觸活動及經驗。學生嘗試以不穩定或轉瞬間的目光,視覺追縱移動緩慢的物件。當自己的手移動時學生的雙眼會作出反射性的反應。在安祥的狀態下他發出聲音,並對成人表示興趣。學生亦可能開始表現出稍有意識的活動及經驗。看見熟悉的成人或聽見其聲音時,他會嘗試轉望,把頭轉望該方向。學生嘗試接觸物件,例如轉頭面向認識的成人,以視覺接觸認出他們。
A1(ii) 學生開始逐漸覺察到活動及其中的學習經驗,他會留意到一件緩慢移動物件正在逐漸消失。學生亦可能有看似警覺的時刻,並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些人物、事件、物件或物件的某部分,若在學生的視線下把他的手引導至某件物件時,他可能用手抓住該物件。學生對類似嬰兒發出的聲音,作出反應,並嘗試模仿,但不成功。他也會重覆臂部﹝或身體﹞動作,以維持物件的動態。學生能把目光集中在發出聲音的源頭。學生可能作出間歇性的反應。他會把幾件物件同時放進嘴裡,進行互動。
A2(i) 學生開始對人、事和物件產生興趣。在看見別人遮蓋物件後,他會揭開覆蓋物件的東西,拿取物件。學生開始可以對熟悉的人、事、物作出一致的反應。學生重複一個動作,有系統地移動雙手以引發有趣的情況/結果。學生模仿成人並發出相似的聲音,以及立即模仿做一個熟悉的姿勢。學生接受並加入參與共同探索活動,每當活動停頓時,學生會做出同一個明顯的動作,這個動作好像是活動其中一個「程序」,例如一起聽音樂盒的聲音時,每當成人暫停樂聲,學生都會拍打桌面。對新的活動和經歷作出回應,學生以視覺追蹤快速移動的物件,並只會在物件在他的視線範圍內著地時,才把視線集中其上。學生在同一時間以視覺檢視數件物件,意圖引發回應/交流。
A2(ii) 學生先後在身邊三個不同地點﹝例如他的前面、左邊和右邊﹞找出完全被遮蓋的物件。學生開始採取主動,例如移動身體去取回物件,並繼續把玩。學生能即時模仿熟悉的字音及模仿不熟悉的動作。學生在共同探索及協作活動中表現合作,例如當熟悉的遊戲被暫停時,學生會作出反應,例如與教師一起邊翻邊看大圖畫書中顏色鮮艷圖畫;每當教師停止翻書時,學生都會拍打圖書以期繼續進行看讀不同的圖畫。學生透過不斷嘗試,改善行為,例如學生能把物件投進容器,及倒轉容器取出其中物件,以及把所學到的行為短暫地保持在記憶中。有兩件物件在手時,學生會把這兩件物件撞擊。能以個人慣用的方式,表達自己一貫的愛惡及情意上的回應。 
A3(i) 學生在短時段內維持專注,學生在三層重疊的覆蓋物下面,找回物件。學生在較長時段內,記得起已學到的反應。學生理解伸手取物及輔助取物工具之間的關係,例如學生在示範下或沒有示範下都可以把承托著心愛的圖書的一塊布拉向自己,拿取圖書。學生模仿不熟悉的聲音,但模仿得不大相似;學生亦意圖模仿不熟悉的動作,不過這些動作需要是他自己可以看見自己做出的動作。學生可以在較少的支援下,參與協作活動;學生會貫徹地作出某些表示,使一些他感到與趣的事情/現象繼續, 例如學生興致勃勃地觀看見成人的手或面部做出有趣的動作,動作停頓時,學生會貫徹地做出某個動作﹝或輕輕觸摸那個人﹞,似乎以這些動作為啟動活動的一個步驟。學生興致勃勃地觀察自己行動帶來的結果,例如在斜面上端,放開物件,觀察物件滑下,領略放開手中物件,它會往下。學生以不斷變得複雜的方法,探索物料;學生展現更多的動作變化,以適應特定的物件,例如搖動的物件。學生開始有意圖的溝通;他會吸引注意,以及要求進行某些事情或行動,例如拉成人到電視機、手指電視機。
A3(ii) 學生正確地從三層覆蓋的其中一層下搜尋出被掩蓋的物件。學生較有系統地試用可行的方法來解決困難,例如把容器傾斜好讓其中物料倒出。學生運用形成中的常規溝通方法,即時按範例發出相似的聲音,以及即時模仿至少一種學生不能看到自己做出來的姿態。學生意圖啟動某件物件時,會把該物件交給成人。能在不斷延長記憶,記住已學到的反應,例如在沒有示範下記得可以使用棒子取到物件。學生知道曾經歷的事態,若重覆發生,其結果是可預料的,例如重複丟下數物件以觀看它們會著地的位置。學生主動地以較長時間去探究事物,例如以觸覺感受植物不同部分的質感。學生以動作或姿勢表示選擇,例如寧願觸摸某一種物料而不是另一種物料。
A4 學生開始明白標記和符號能傳遞訊息和表達意思,例如:在圖片周圍塗畫,或在個人時間表旁畫上/貼上記號或相片。他們能以一幅圖畫或請別人代筆表達自己的意思﹔在別人協助下,用實物或圖畫表達故事內容﹔他們能以自己喜歡的表達方式做標記或符號,例如:使用輔助書寫工具、在電腦上選取符號等。
A5 學生能選出兩張或以上圖片表達意念﹔他們能創作一些有意思的記號、圖像或符號,表達個人興趣或經歷,並加以解說﹔他們能提供資料,在自己/別人的幫助下紀錄自己的成績或關於自己、家庭和興趣的事﹔他們能用記號、符號構成圖畫,表達個人興趣或經歷,並加以解說﹔他們能運用慣用的書寫工具,在不同環境下執筆或選用標記、圖像作表達,例如﹕選擇/塗畫正確的進食標記﹔能仿畫橫、直、彎線,摹寫、沿虛線書寫。
A6 學生開始於書寫符號或字詞時,字與字或符號與符號間留有空隙,能在方格內自行書寫簡單的筆畫,例如﹕一、丨、丿、乀;他們能自行選取並更換不同的書寫工具,如:水彩筆、手寫版、溝通版等﹔能請成人幫忙書寫欲表達的短語或句子﹔在互動的課室展板中,能將數個文字配對實物或圖畫﹔他們按簡單指示運用常見的記號、符號表達﹔他們能嘗試畫圖表達個人的經驗,並向教師解說所畫的內容﹔他們能運用初步觀察和簡單想像,用符號或文字表達意思。
A7 學生能正確書寫較簡單字詞,如﹕一、二﹔操控字體的大小,開始有空間感,字與字之間留有適當的間隙﹔他們能填寫空心字和摹寫較複雜、筆劃較多的字詞,例如﹕田、木、明、早等﹔他們能用電腦程式排列事情的先後次序,如﹕重說故事或向別人解釋如何製作一張生日咭﹔按提示,檢視自己是否完成工作;於合作寫作活動時,能回應問題給予意見,如﹕「之後發生什麼事呢?」、「現在我們應寫什麼?」﹔他們能口述一個或以上的意見/構想,讓教師替他們寫出來,如﹕他很害怕,他走開。﹔他們能根據要求,以簡單的圖畫、符號和文字混合表達。
A8 學生能運用圖畫、符號或較多筆劃的字詞(例如:口、日、田、人等)寫出資料,例如:清單、故事或指示等﹔他們能用繪畫或簡單的文字預先計劃內容,畫/寫出初稿﹔按指示將畫錯/寫錯的地方修改﹔嘗試書寫兩句或以上簡單的短語分享日常生活的事件、意見和感受,如﹕閱讀分享﹔他們知道可以運用不同方式的文字進行溝通,如﹕便條、電郵等﹔參與小組故事創作活動時,能給予合適的意見。
A9 學生能應用及書寫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字詞或短語表達,以提供句式進行續寫或創作,例如﹕我愛吃 西瓜等﹔他們開始運用句號﹔完成練習後,能自行檢視,如:檢視有沒有遺漏﹔他們能填寫簡單的個人表格及主要資料,例如﹕姓名、性別等,字體清晰,部件組合正確﹔他們能在提供有趣的圖像下進行想像,表達個人意念和要求。
A10(i) 學生能按題目以恰當的字詞或短語表達,並以時、地、人、事等記述事情,字詞書寫正確,字型部件(如﹕左右、上下部件等)比例合理﹔他們能將詞組組合成簡單、通順的句子﹔他們能按指示,修改句中書寫錯誤的字詞﹔他們能簡單敘述自己的感受﹔他們能使用合適的格式和祝賀語,配合不同的節日寫賀卡,例如﹕聖誕卡、新年賀卡﹔他們能模仿例句創作,例如﹕看圖寫句、填充等﹔他們能聯繫個人生活經驗嘗試寫作。
A10(ii) 學生開始運用恰當和豐富的書面語句,改寫或創作一至數句完整的句子,例如:教師送我一本精美的畫冊﹔他們能有組織地交代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按指示,修改錯用的標點符號(句號和逗號)﹔他們能根據圖片的內容,記述事件和抒發感受﹔他們能確定對象,使用合適的格式和用語,書寫心意卡﹔他們能運用記敘四要素(時、地、人、事)的策略組織創作。
A11(i) 學生能按事情發展的先後次序,正確重排句子,組合成簡短段落﹔他們能就句子意思,適當地運用問號﹔按指示,修改錯誤使用的字詞﹔他們能按正確的格式和用語寫作簡單的便條﹔他們能運用不同的資源豐富寫作。
A11(ii) 學生能以完整句子寫作簡短的段落,內容豐富,吸引讀者﹔他們能有組織及富邏輯地敘述事情的始末,擴展意念,並能正確運用連接詞,例如﹕「雖然」、「但是」等﹔能書寫基本語法正確、結構完整的句子﹔他們能對應話語的意思和語氣,正確運用感嘆號﹔他們能描述事物特性,例如:描述生活片段及常見的人、事和物件等﹔他們能運用合適的格式和用語寫邀請卡,寫出約會目的、日期、時間和地點等﹔觀察物件或圖畫後,能發揮個人的想像力和創意,續寫及創作故事的結局。
A12(i) 學生能根據記敘六要素,記敘事件的內容和情況(例如﹕事件的原因、經過(怎樣做、人物反應)、結果和感想等),並寫出兩個或以上的簡單段落,描述的詞彙豐富﹔他們能按時間順序,分段記述事件的首尾和過程,有組織及邏輯地描述日常生活事件的始末,並能用「從前」、「最後」、「原來」、「從此」等的開首和結尾用語﹔他們能適當運用形容詞及比喻手法來描寫人物、事物或感受﹔他們能按正確的格式和用語,寫一封簡單書信,並寫出發信的目的﹔他們能把觀察和思維結合、邊看邊想,組織寫作材料。
A12(ii) 學生能依不同重點及事情發展的順序分段表達﹔他們能按讀者的需要,建構及組織寫作材料,生動有趣﹔他們能自行修改句中錯用的字詞及標點符號﹔他們能按照題目的要求,選取適當的表達方式,例如﹕記敘、描述等深入寫作﹔他們能按正確的格式,依照題目和要求寫作資料詳細的便條﹔他們能運用中文輸入法(例如﹕手寫板、九方輸入法等)或其他輔助工具進行寫作﹔他們透過不同的途徑搜集證據、資料並運用事物的共通點,構思整篇短文。

【回上】&